時政要聞
戰(zhàn)士昂首闊步,戰(zhàn)旗迎風招展,戰(zhàn)機碧空翱翔,戰(zhàn)車浩蕩前行。
2025年9月3日,北京天安門廣場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。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閱兵在這里隆重舉行。
這場閱兵,不僅是一場民族記憶的喚醒、和平理念的傳遞,更是一次國家實力的展示。幸運的是,我們正見證這一偉大時刻。
見證禮遇英雄
“老兵不死,只有凋零”,這是十年前作為第一方陣的老兵方陣,在我們記憶中留下的深刻記憶。
今年,這些老兵們大都已經是百歲高齡。有人說,今年的“九三”,極有可能是最后一次,我們在這樣的場合見到這些抗戰(zhàn)老兵了。
“綜合考慮身體狀況等因素,不再組織抗戰(zhàn)老兵方隊參閱……”這是時間帶給我們的最大遺憾。
他們昂起頭顱,迎風飄動著稀疏白發(fā);他們敬起軍禮,努力伸展著扭曲關節(jié);他們換上軍裝,衣服覆蓋著道道傷疤……雖然不再組織方隊參閱,但當鏡頭掃過在天安門廣場觀禮的老兵們,我們依然充滿敬意和震撼。紀念大會開始前,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同抗戰(zhàn)老戰(zhàn)士老同志代表親切握手,向他們表示了崇高敬意。
參閱方陣中,一面面功勛戰(zhàn)旗獵獵、一個個熟悉番號煌煌!袄茄郎轿鍓咽俊钡目v身一躍、“梁山戰(zhàn)斗英雄連”的貼身肉搏……如在眼前。這些,就是中國軍民以血肉長城拖垮日軍主力,改寫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走向的例證。
以今日之富強,回應昨日之犧牲;以舉國之盛事,紀念抗戰(zhàn)之勝利,這就是對于民族英雄的最好禮贊。
(圖片來源:新華社)
見證實力蛻變
1949年10月1日,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新中國的成立,隨后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閱兵儀式開啟。
那時武器還靠收繳,“萬國牌”的各式武器相繼登場;那時火炮還需馬拉,廣場下留下一排馬糞;那時飛機還很奢侈,“飛機不夠就飛兩遍”……那時雖然“窘迫”,但仍讓人熱血沸騰,因為它預示著一個全新時代的來臨……
而今,九三閱兵場上,國產現(xiàn)役主戰(zhàn)裝備的浩浩蕩蕩,是當年的暢想并未落空的最好實證。受閱部隊中,新型坦克、導彈、無人機、無人潛航器、反無人裝備等國產主戰(zhàn)裝備占比超過80%,首次亮相的武器裝備也占比很大……東風-5C液體洲際戰(zhàn)略核導彈打擊范圍覆蓋全球,殲-20S的入列將重塑空中競爭規(guī)則……我們并非只能靠“小米加步槍”守護家園,并非只能靠血肉之軀阻擊敵人。每一件“大國重器”、“神兵利器”的出現(xiàn),都是對“卡脖子”技術的重大突破,都是對先烈泣血期待的深情告慰。
是我國經濟實力、科技實力、綜合國力的大幅躍升,讓我們當年許下的錚錚誓言,化為今日身上的巍巍鐵甲!
見證和平決心
一個飽經磨難的民族,必然更懂得和平的珍貴。
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,“歷史警示我們,人類命運休戚與共,各個國家、各個民族只有平等相待、和睦相處、守望相助,才能維護共同安全,消弭戰(zhàn)爭根源,不讓歷史悲劇重演!”
我們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,并不是為了仇恨延續(xù)、彼此攻擊,而是為了讓我們銘記戰(zhàn)爭的殘酷、侵略的殘暴,更是為了展示我們守護家園的信心與能力,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追求。
九三閱兵雖然展示出許多先進武器,但新中國成立以來,卻從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(zhàn)爭,從未侵占別國一寸土地。中國還是世界上唯一將堅持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寫進憲法的國家,是核大國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。
閱兵儀式上,頭戴藍色貝雷帽、脖系藍色絲巾的維和部隊方隊,格外引人注目。在聯(lián)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,中國是派出的維和人員數(shù)量最多的國家。維和部隊方隊,可以讓我們直觀看到中國履行國際義務、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國擔當。
從抗戰(zhàn)期間的“東方主戰(zhàn)場”,到如今的“維和關鍵力量”,中國一次次咽下銹跡彈片,又一次次遞出和平橄欖。
當8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,無人機鏡頭下移,這些純潔生靈所俯瞰的大地,當生機勃勃;當8萬只氣球騰空而起,人們目光向上,這些彩色氣球所飛向的天空,當純凈湛藍。當盛大的儀式落幕,我們望向彼此的眼神,當充滿愛意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戰(zhàn)士昂首闊步,戰(zhàn)旗迎風招展,戰(zhàn)機碧空翱翔,戰(zhàn)車浩蕩前行。
2025年9月3日,北京天安門廣場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。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閱兵在這里隆重舉行。
這場閱兵,不僅是一場民族記憶的喚醒、和平理念的傳遞,更是一次國家實力的展示。幸運的是,我們正見證這一偉大時刻。
見證禮遇英雄
“老兵不死,只有凋零”,這是十年前作為第一方陣的老兵方陣,在我們記憶中留下的深刻記憶。
今年,這些老兵們大都已經是百歲高齡。有人說,今年的“九三”,極有可能是最后一次,我們在這樣的場合見到這些抗戰(zhàn)老兵了。
“綜合考慮身體狀況等因素,不再組織抗戰(zhàn)老兵方隊參閱……”這是時間帶給我們的最大遺憾。
他們昂起頭顱,迎風飄動著稀疏白發(fā);他們敬起軍禮,努力伸展著扭曲關節(jié);他們換上軍裝,衣服覆蓋著道道傷疤……雖然不再組織方隊參閱,但當鏡頭掃過在天安門廣場觀禮的老兵們,我們依然充滿敬意和震撼。紀念大會開始前,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同抗戰(zhàn)老戰(zhàn)士老同志代表親切握手,向他們表示了崇高敬意。
參閱方陣中,一面面功勛戰(zhàn)旗獵獵、一個個熟悉番號煌煌!袄茄郎轿鍓咽俊钡目v身一躍、“梁山戰(zhàn)斗英雄連”的貼身肉搏……如在眼前。這些,就是中國軍民以血肉長城拖垮日軍主力,改寫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走向的例證。
以今日之富強,回應昨日之犧牲;以舉國之盛事,紀念抗戰(zhàn)之勝利,這就是對于民族英雄的最好禮贊。
(圖片來源:新華社)
見證實力蛻變
1949年10月1日,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新中國的成立,隨后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閱兵儀式開啟。
那時武器還靠收繳,“萬國牌”的各式武器相繼登場;那時火炮還需馬拉,廣場下留下一排馬糞;那時飛機還很奢侈,“飛機不夠就飛兩遍”……那時雖然“窘迫”,但仍讓人熱血沸騰,因為它預示著一個全新時代的來臨……
而今,九三閱兵場上,國產現(xiàn)役主戰(zhàn)裝備的浩浩蕩蕩,是當年的暢想并未落空的最好實證。受閱部隊中,新型坦克、導彈、無人機、無人潛航器、反無人裝備等國產主戰(zhàn)裝備占比超過80%,首次亮相的武器裝備也占比很大……東風-5C液體洲際戰(zhàn)略核導彈打擊范圍覆蓋全球,殲-20S的入列將重塑空中競爭規(guī)則……我們并非只能靠“小米加步槍”守護家園,并非只能靠血肉之軀阻擊敵人。每一件“大國重器”、“神兵利器”的出現(xiàn),都是對“卡脖子”技術的重大突破,都是對先烈泣血期待的深情告慰。
是我國經濟實力、科技實力、綜合國力的大幅躍升,讓我們當年許下的錚錚誓言,化為今日身上的巍巍鐵甲!
見證和平決心
一個飽經磨難的民族,必然更懂得和平的珍貴。
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,“歷史警示我們,人類命運休戚與共,各個國家、各個民族只有平等相待、和睦相處、守望相助,才能維護共同安全,消弭戰(zhàn)爭根源,不讓歷史悲劇重演!”
我們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,并不是為了仇恨延續(xù)、彼此攻擊,而是為了讓我們銘記戰(zhàn)爭的殘酷、侵略的殘暴,更是為了展示我們守護家園的信心與能力,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追求。
九三閱兵雖然展示出許多先進武器,但新中國成立以來,卻從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(zhàn)爭,從未侵占別國一寸土地。中國還是世界上唯一將堅持走和平發(fā)展道路寫進憲法的國家,是核大國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。
閱兵儀式上,頭戴藍色貝雷帽、脖系藍色絲巾的維和部隊方隊,格外引人注目。在聯(lián)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,中國是派出的維和人員數(shù)量最多的國家。維和部隊方隊,可以讓我們直觀看到中國履行國際義務、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國擔當。
從抗戰(zhàn)期間的“東方主戰(zhàn)場”,到如今的“維和關鍵力量”,中國一次次咽下銹跡彈片,又一次次遞出和平橄欖。
當8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,無人機鏡頭下移,這些純潔生靈所俯瞰的大地,當生機勃勃;當8萬只氣球騰空而起,人們目光向上,這些彩色氣球所飛向的天空,當純凈湛藍。當盛大的儀式落幕,我們望向彼此的眼神,當充滿愛意。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|
|